中經堂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預防保健工作會議上應邀發言并接待百位領導組團參觀
發布時間:2017-04-06 12:05:24 來源: 瀏覽次數:4658次
12月2日-3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預防保健工作會議在滬召開,中經堂應邀作大會發言交流成果并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指定的重點參觀單位迎來百位領導組團參觀。中經堂及其代表的非醫療養生保健機構在體系中的定位和價值,引發了與會代表們的熱烈討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點名肯定中經堂為中醫預防保健工作的發展模式提供了方向。
壓軸發言交流成果
本次會議于12月2日8:30在美侖大酒店五樓皇冠廳準時開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馬建中、上海市衛生局副局長兼中醫藥發展辦公室主任沈遠東、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連城先后作了開幕致辭和發言。
在隨后的大會交流中,上海市長寧區衛生局局長張平、上海市閘北區政府副區長鮑黃菁,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鄭守曾以及來自山東、四川、廣東、河北、甘肅、湖南等各優秀試點地區政府和單位的18位代表先后登臺作了中醫預防保健工作匯報交流。
中經堂作為倒數第二個“壓軸”位置登場的發言單位向來自全國各試點地區政府和單位的300多位參會代表匯報了成立兩年多來開展的服務、合作交流和取得的成績,并提出了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困惑,希望政府方面能在行業指導、規范上提出希望和建議,獲得了與會代表們的關注和思考。
18位代表匯報工作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司長許志仁對第一天的交流情況作了總結,他認為中醫預防保健工作已經開展了三年,是到了需要全面總結的時候了,本次大會非常的重要,參與人數也達到了歷次之最;通過本次大會交流,希望能通過借鑒優秀試點單位的成功經驗帶動整體進步,希望各地區各單位能繼續加大力度推進服務,尤其要提高對“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的媒體宣傳,將這項服務惠及于民;當前服務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需要共同完善,中經堂提出的困惑和建議就很到位,為今后的工作描繪了方向。今后,希望能多開展一些重大項目,不斷涌現好技術、好產品、好設備。
百位領導組團參觀
12月3日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預防保健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的第二天,中經堂迎來了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司長許志仁、醫政司副司長楊龍會、科技司副司長李昱,上海市長寧區衛生局局長張平等領導組織的包括全國各省市衛生廳(局)、省中醫藥管理局廳(局)長,各大中醫院院長等領導在內的100人代表團的分批次參觀。
作為上海市治未病發展研究中心的中醫特色預防保健分中心、KY3H治未病分中心、“治未病”戰略聯盟成員單位的示范點,中經堂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指定的本次會議重點參觀學習單位。中經堂濃厚的中醫文化氛圍,傳承至古法的中醫絕技,專業又個性化的中醫預防保健工作等特色吸引了來訪領導們頻頻贊嘆和問詢,并動用手中的DV、相機、手機記錄下這“全國沒見過第二家”的中醫文化長廊。不少地區的衛生廳(局)長參觀后表示希望能把中經堂的模式推廣到他們當地去,期盼深入交流合作。
在當天下午的分組討論會上,參會代表就上午的參觀總結心得并提出了:“如何完善非醫療健康保健機構的‘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標準?如何界定醫療與非醫療行為?”等問題。各方代表各抒己見,為今后的工作確立了共同完善方向。
楊副司長點名表揚
在大會的閉幕總結會議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副司長楊龍會作大會總結。他指出當前醫患矛盾巨大,人民群眾較依賴醫院的西醫診療和體查指標,而對中醫的評價還是“數據太少”,無法通過指標化證實療效。很多中醫服務項目還無法納入醫保,還需要加強宣傳來提高觀念上的認識,這都需要時間,因此中醫預防保健的任務還很艱巨;不少試點單位在管理上受現代西醫院影響過大,不適合“治未病”預防保健,醫療和非醫療機構的界定標準還需要完善,需要試點地區政府各部門和試點單位要共同推動;市場和療效是對我們“治未病”預防保健最好的評價,在此特別點名表揚中經堂,希望在中醫預防保健工作試點單位中能更多的涌現中經堂這樣的單位,傳統的中醫技術才能更好地獲得傳承和發展,中醫文化得以弘揚,中醫地位得以提升。要進一步發揮民營非醫療機構運營、服務優勢。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也會配合各地工商局制定專業措施以加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