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信彩票

圖片要聞

  培訓項目 更多+
  在線教育 更多+
微信圖片_20211214133409.jpg

掃描二維碼
關注微信平臺

qrcode_for_gh_8881cedb0364_430.jpg

掃描二維碼
關注微信平臺

18210832384
  圖片要聞 您的位置:主頁 > > 圖片要聞

張伯禮:將中華瑰寶化作大疫良方


發布時間:2020-12-08 08:24:34      來源:求是網 作者:是說新語      瀏覽次數:1721次

在30分鐘浸泡后,一堆堆按比例配好的中草藥被倒入巨大的湯鍋。


又過了1個小時,100多臺煎藥機不斷冒出白色的优信彩票,車間里充滿了濃郁的藥草味道。出鍋的湯藥,被快速封口、打包,送往武漢市各大方艙、醫療機構、社區等地……


這古老和現代交織的“中國式抗疫”一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率先倡議采取這種“中藥漫灌”方式控制疫情的張伯禮,因此走入公眾視野。


戴一副方形眼鏡,兩道濃眉,目光堅定,出現在鏡頭前的張伯禮總是穩健沉靜。他指導中醫藥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醫結合療法成為中國方案的亮點,為推動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也有人質疑,數萬人喝一個藥方,這還是辨證施治的中醫嗎?


“傳承千年的通治方略,要用實戰重拾大家的信心!”張伯禮的話擲地有聲。


微信圖片_20201208082504.jpg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 新華社發


張伯禮的信心,來自插上現代化翅膀的中醫辨證之治。


“一種新出現的疫病,中醫關注的是病毒入體后人會出現什么反應,醫生由此辨證論治。”他解釋道。


在登上去武漢的飛機之前,72歲的張伯禮就帶著團隊緊急編寫出一個有關新冠肺炎證候的調查APP。下了飛機,他設法墊購了100臺手機,把這些裝了調查APP的手機發給病區里的醫生,請他們拍攝患者舌象照片,進行證候調查。


一個星期后,來自20家醫院的1000多例確診患者的證候學依據被傳至后臺。經過大數據運算,“病情演變圖”開始逐漸清晰,“濕毒疫”的核心證候特點等共識也很快形成。


“只要證候的實質不變,我們就能以不變應萬變。對于病人怎么去診斷、治療和康復,都有了基本的把握。”張伯禮說。


他的信心,來自歷久彌新的中醫救治之道。


在非典時,張伯禮的一位朋友感染了病毒,想試試中醫治療。他研制的藥方立竿見影。這件事促成他請纓成立了兩個獨立的中醫“紅區”,用中藥配合西藥治療。


“中醫藥學雖然古老,但它的理念、方法并不落后。”張伯禮堅定地認為,現代生命科學所遇到的很多困難和挑戰,可以從中醫藥學中得到啟發。


他把中醫救治中的整體思維,轉化成一步步抗疫“先手棋”——

微信圖片_20201208082513.jpg

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是武漢市首個以中醫院運轉模式來進行臨床治療、管理的方艙醫院。除了施用中藥湯劑,江夏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還教患者習練太極拳、八段錦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并采取了溫灸、耳穴壓豆、經絡拍打等中醫綜合治療手段。圖為2020年2月25日,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護人員在江夏方艙醫院帶領新冠肺炎患者習練八段錦。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攝


? 在江夏方艙醫院,他推行中醫藥綜合治療:除口服湯藥外,還引入太極拳、八段錦、針灸、优信彩票、貼敷……這一治療理念被推廣到其他方艙,有效降低了轉重率,為疫情防控、科學救治作出重大貢獻;


? 中醫在病人康復方面有優勢。他建立了武漢中醫醫院康復門診,組織編寫了中西醫結合新冠肺炎康復指南,并搭建了武漢醫護人員康復平臺;


? 大疫出良藥,他從幾萬份中藥組分中篩選出有效的中藥組分,并帶領團隊從虎杖、馬鞭草組分中提取出有效成分,研發出“宣肺敗毒顆粒”,成果被寫入國家診療方案……


疫情暴發之初,有人嘲諷“中藥漫灌”是給民眾“安慰劑”,他在電視上坦然回應:“中醫藥起到了治療作用,也起到了安撫人心的作用,因為我覺得最大的問題還不是治療,是恐慌。


在疫情形勢最膠著的時刻,這位中醫老將身著寫有“老張加油”防護服,巡查病區問診患者,看舌象、摸脈相,對癥擬方……有時一天只睡兩三個小時。

微信圖片_20201208082522.jpg

2020年2月10日,中央指導組專家張伯禮院士(左)在武漢市中醫醫院查看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指導中醫藥救治。天津中醫藥大學供圖


在不分晝夜地高強度工作下,他的膽囊舊疾復發,必須立刻手術。他瞞著家人,自己簽下了手術同意書。為了不讓外界知曉病情影響士氣,術后第二天的視頻會議,他把上衣套在病號服外,衣領拉高,在病房角落的木椅上坐了整整4個小時。

 

大面積“中藥漫灌”顯著降低“四種人”確診率,90%以上確診患者使用了中醫藥,中醫藥臨床總有效率達到了90%以上……中醫藥在“根據地”贏得了尊重,留肝膽于斯地的張伯禮也感動了無數人。


對于黨和國家給予的“人民英雄”這份崇高榮譽,張伯禮既看得很重,也看得很輕。


“作為給予全體醫護人員和中醫藥人的榮譽,我感到無上榮光;作為個人,我得把榮譽珍藏起來,繼續做一個普通醫生該干的事。”


他先后捐出個人獲得的“吳階平醫學獎”等獎金200余萬元,設立“勇搏”基金,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


如今,張伯禮又回到了平靜低調的生活。唯獨對中醫藥,他仍未“卸甲”。



上一篇:中國中醫科學院2016年工作會議暨第一屆職代會召開

下一篇:石學敏院士榮膺中國中醫科學院最高學術稱號“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殊榮

關于我們誠聘英才|聯系我們

電話:(+86)18210832384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南小街16號 郵編:100700

Copyrights  2008-2017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nbsp